-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更新时间:2023-10-28 11:39:2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5-04-02
2025-04-02
2025-04-02
2025-04-02
2025-04-02
秋季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必备3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主要目标:
1、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
3、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
4、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实行电子备课。
三、工作重点:
(一)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
1、在课堂教学中,对照《师德规范》以及《体育教师岗位职责》开展教学工作,认真执行体育教学工作“八认真”。
2、加强业余训练的管理力度,健全各运动队的梯队建设,制定好各级、各阶段训练计划,保持团体总分进入前八。
3、积极开展校内的体育竞赛活动,抓好“学生体质健康”的评定工作;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督促各班上好两操两课等活动,做到保质保量。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学习,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并在备课及课上加以实践。
2、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需求,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收集资料,撰写有关论文。
3、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加强学校体育特色研究。
1、全面推广“竞争——合作”型体育教学模式,并做深层次研究。
2、探索双语教学,在体育课中试行,配合学校做好双语教学工作。
3、以排球学校为新平台,提高全校的排球运动水平。
(四)加强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工程。
1、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网络资源,实行电子备课。
2、在网上建立各运动队的详细资料及各班的体育成绩与学生体质健康等各项成绩。
(五)推行全民健身运动。
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2、组织校内教职员工参加各项体育竞赛,增加其体育锻炼时间,增进健康。
四、具体日程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学计划,备好课,认真进行体育教学工作。
2、召集校运动队,制定训练计划,健全梯队建设。
3、加强第八套广播体操的质量。
三月份:
1、抓好体育常规教学工作,规范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
2、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前期准备工作与训练。
四月份:
1、认真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2、做好第六届校运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月底举行。
3、协调并督促全校各班级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训练与测试。
4、与外校联系,组织教职工排球联谊赛。
5、培训好广播操领操员。
五月份:
1、认真进行体育日常教学工作,上好一堂体育教学公开课。
2、全校按计划认真完成体育达标考核及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汇总上报。
3、校篮球队完成六月份的太仓市小学生篮球比赛的组队工作。
4、每位教师完成一篇有质量的教科研文章。
六月份:
1、按计划完成学生各单项技术技能考核工作。
2、认真完成学生的体育成绩考核评定工作。
3、完成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的测量工作。
6、学期体育结束工作。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26人,其中女生12人,男生14人。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动作模仿能力很强,对于各种体育活动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具有强烈的运动学习动机,是学习运动技术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机,使他们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有成功与进步的喜悦,也有失败与退步的痛楚,他们对此有很直接、很具体、很深刻的感受。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直接体验,逐渐认识体育运动中成败得失与情绪的关系,体验到体育运动中情绪体验的深刻性、易变性、两极性,知道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依据新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并在传授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进度表(略)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
2、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为祖国而锻炼的社会责任感,要配合教师完成小学体育教学任务。
3、上课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穿皮鞋、塑料鞋和高跟鞋;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与影响安全的物品;冬季不穿大衣、不戴围巾和口罩。
4、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响立即在指定地点按规定队形整队,由体育委员整好队伍后向教师报告出勤人数,师生相互问好。
5、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因病不能上课者,课前应向体育教师请假。
6、上课时要专心听讲,认真观察动作示范,积极开动脑筋,分析理解动作要领。
7、严格按照规定的队形、顺序,动作技术规格、要求,重复的次数和组数进行刻苦练习;按规定的哨音信号或手势进行轮换练习。
8、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本课无关的其它活动;遵守安全制度,防止一切事故发生。
9、协助教师布置场地、收拾器材,要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
10、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分组活动时要听从小组长的指挥。
11、认真参加体育课考核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争取达到优秀成绩。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和假期体育作业,养成科学地自觉地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1课时)
1、体育课教学目的和课堂常规(1课时)
2、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于方法(1课时)
3、脉搏自我检测法和在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1课时)
(二)实践课
1、投掷(助跑投掷垒球)、游戏(十字接力)(1课时)
2、投掷(助跑投掷垒球)、游戏(车轮赛)(1课时)
3、徒手操(双人操第一套1~4节)、游戏(抢圈追逃)(1课时)
4、徒手操(双人操第一套5~7节)、游戏(互射)(1课时)
三、具体措施
1、坚持上好每一节课
2、理论实践相结合
3、做好示范
4、注意安全